简体|ENGLISH
董和、董允父子

董和,字幼宰,祖上巴郡江州(今重庆)人,蜀汉掌军中郎将,是深受百姓爱戴、获得诸葛亮高度评价的清廉官员。董允,字休昭,董和之子,三国时期蜀汉重臣,与诸葛亮、蒋琬、费祎并称蜀国“四英”(又号“四相”)。

董和——以身作则  两袖清风

《三国志·董刘马陈董吕传第九》记载:董和字幼宰,南郡枝江人也,其先本巴郡江州人。汉末,和率宗族西迁,益州牧刘璋以为牛鞞(bǐng)、江原长,成都令。

蜀地物产丰富,当时奢侈风气盛行,经商之家,吃穿用度皆如同王侯,到婚娶丧葬时,几乎倾尽家财来铺张办理。董和以自身的行为节俭来为众人做出表率,粗衣素食,处处以符合礼制为行为准则,赏罚分明,当地奢侈风气大为改变,大家都对其心存畏惧,不敢冒犯。县里的一些豪强因害怕董和的严厉,于是鼓动刘璋调任董和为巴东属国都尉。但没想到成都县中的官吏百姓扶老携幼挽留董和的有几千人,刘璋只好让董和留任两年,再转升为益州郡太守,他在太守任上仍与过去一样清约节俭。与周围少数民族打交道时,总是以诚心相待,故此深受南方少数民族的信任和爱戴。

建安十九年,刘备平定益州后,征召董和为掌军中郎将,与军师将军诸葛亮共同主持管理左将军、大司马府的事务,他们出谋划策,共事欢洽,交情深厚。自从董和居官食禄以来,对外治理安抚边疆少数民族,在内参与军国大事二十多年,临终时家中竟然没有一石粮食的私财。

建安二十五年,董和去世,诸葛亮追思不已,认为他尽职尽责,敢于谏言,高度评价他,曰:“又董幼宰参署七年,事有不至,至于十反,来相启告。苟能慕元直之十一,幼宰之殷勤,有忠于国,则亮可少过矣。”其追思之深和褒扬之高皆属罕有。

董允——匡主护国  淡泊名利

《三国志·董刘马陈董吕传第九》记载:董允,字休昭,掌军中郎将和之子也。先主立太子,允已选为舍人,徙洗马。后主袭位,迁黄门侍郎。

建兴五年,诸葛亮准备北伐,驻于汉中。诸葛亮担心后主刘禅年纪尚轻,缺乏辨别是非曲直的能力,认为董允为人正直、是非分明,于是想委任他负责处理皇宫内的事务。不久,诸葛亮任命侍中费祎为丞相府参军,随从北伐;董允为侍中,兼领虎贲中郎将,统率宫中宿卫亲兵。

董允处理事务以防制为主,敢于匡正刘禅的不当行为。刘禅经常想要选民间美女充实后宫,董允则劝刘禅不应立过多后妃,认为:“古者天子后妃之数不过十二,今嫔嫱已具,不宜增益。”由于董允坚持不允许刘禅的做法,刘禅也无可奈何,此后变得更加畏惧他。等到刘禅渐渐长大,宠爱宦官黄皓,黄皓更想擅权专政,董允每每正颜厉色地匡谏刘禅,多次责备黄皓,黄皓十分惧怕董允,始终不敢为非作歹。当时,诸葛亮北伐在外,蒋琬负责处理丞相府政务,而董允则负责在宫中匡扶君主,共同保持蜀汉后方稳定。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这样评价董允:“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董允为官一生,两袖清风,鉴于其政绩显著,很多蜀汉官员甚至担任了益州刺史的蒋琬都上书刘禅,希望能给董允加官进爵,但董允始终推辞不受。后来,据说有一次刘禅采纳了一位官员的建议,悄悄地把整个分水镇划在董允的名下,作为他及其子子孙孙的享用之地。董允听说此事之后,一面上书刘禅,坚决不受,一面骑着马不分昼夜赶回分水镇,烧掉地契,将分到的田土一一退回给乡民。

在蜀汉士民眼中,董允与诸葛亮、蒋琬、费祎并列为“四英”。董允去世后,接替他的侍中陈祗为人谄媚,与中常侍黄皓勾结,把持朝政,迷惑刘禅,终于导致蜀汉灭亡。蜀汉人民都因此而追思董允。在整部《三国志》中,董允是极少数能够立传“子不系父,可别载姓”的人物之一,足见其人之优越。《华阳国志》曰:“时蜀人以诸葛亮、蒋琬、费祎及允为四相,一号四英也。”

董和一生为官清廉,结好南方外族,百姓、外族都信任他、爱戴他,是做幕僚臣子的榜样。董允自幼受到父亲董和的熏陶,其品德操行如父,对蜀汉忠心耿耿,深谋远虑,尽力匡正后主,将宫内大小事务安排有序,诸般杂事处理得当,是忠良信实,思想纯正的典范。二人皆是诸葛亮最敬重的蜀国高官,都为蜀汉的江山社稷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和贡献。

  (摘编自: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编《重庆历史政德人物》)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中国方志网| 中国国情网

京ICP备08002157-3 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国家方志馆)主办 Copyright © 2021 www.zhongguodiqing.cn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