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ENGLISH
吴鞠通

原标题:中医温病学的集大成者——吴鞠通 

“泪目当下,华夏处惊,不论您现在是静守家中还是客居他乡,不论您是老淮安人还是新淮安人,作为新任区委书记,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大家真诚地送上一份迟到的祝福!” 

这是202028日凌晨,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新任区委书记张笑,在致全区人民的一封信中写下的话。在公开信中,张笑表示,只要全区上下众志成城、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我坚信我们英雄的淮安区人民一定会战胜疫魔,早日摘下口罩,绽放灿烂的笑容! 

这封公开信在当地民众和网上引发了极大反响,短短几天,阅读量就突破几十万。 

这封公开信中还特别提到了在清代乾隆年间北京发生了一场大瘟疫,来自淮安的一位仁医冒死战瘟疫,妙手回春,抢救了无数的生命。这位仁医就是中医史上温病学的集大成者,山阳医派的一代宗师、清代四大温病学家之一的吴鞠通。他历经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习医、从医50余年,实现了他的立德、立功、立言的人生夙愿。他一生致力于仁医的修行,救死扶伤,活人无数,并留下三部医学著作,成为中华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然熠熠生辉。 

躬亲实践,探究温病成名家 

吴鞠通,名瑭,字配珩,号鞠通,清代淮安府山阳县(今淮安市淮安区)人,生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卒于道光十六年(1836年)。吴鞠通出生在山阳县河下古镇的一个书香家庭,他的伯父、父亲都是秀才,他从小就受到儒家正统的教育。年少时的吴鞠通并未立志悬壶济世,治病救人,而是想走科举的道路,但这一切在他19岁这一年发生了改变。 

当时江淮地区瘟疫横行,无数百姓莫名地死于疫病之害和庸医之手。他的父亲也不幸感染上瘟疫,当时称之为“温热病”,他多方求医问药,父亲的病却毫无起色,终于在一年左右后病逝。父亲的病故使吴鞠通哀痛欲绝,也使他的志向发生巨大改变,放弃科举道路改而钻研医术。他购置了一批医书,在为父亲守孝期间刻苦攻读。。四年后,吴鞠通的侄儿又患上了温热病,由于治疗不当,仍“发黄而死”。当时的吴鞠通只是学了四年医书,也没有搞懂温病是怎么回事,所以“未敢妄赞一词”。亲人的接连染温热病亡故,更坚定了吴鞠通探索瘟病的病理和医治方法的决心,从此“怀救世之心”,立志献身医学事业。 

乾隆四十八年(1783),吴鞠通只身游历京师,在四库馆谋得《四库全书》医书部分的抄写和校对工作。这给他提供了大量阅读先贤医书的机会,他他认真钻研了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和明代吴又可的《温疫论》,眼目为之一新在大量阅读和认真钻研医学经典及各家著作的同时,他“进与病谋,退与心谋”,结合各种病例仔细揣摩,经过10年时间,终于对中医学有了新的发现。然而,虽然他的医学理论和诊治方法大为精进,但仍“未敢轻治一人”。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京城瘟疫肆虐。许多患者因诊断有误、治疗不当而死亡。诸药不效,医皆束手,病势异常严峻。在诸友的劝说下,业已积淀医学理论十七年、“未敢轻治一人”的吴鞠通毅然决然出山济世救人。他身手不凡,施方辄效,转逆为顺,挽救了数十人的生命。可以说,吴鞠通因为一场瘟疫正式开始了行医生涯。 

吴鞠更在取得治疗温病的实践经验后,开始想将采撷的历代名医著作中的精华,附上自己的各种见解及治疗经验编写成一本专治温病的书,让更多的医家仿效。为实现这一愿望,吴鞠通苦心孤诣,一边业医,一边写书,花了十数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中医学史上又一经典著作——《温病条辨》。 

   之后的吴鞠通游历各地,以精湛的医术和尽心尽责态度救治生民,许多“沉疴怪症”,赖他“应手而愈”。当时有一些医生因为妒忌而污蔑和诟骂他,而有见识的人却都“叹服”于他。直到他离世的前一年,也就是77岁那一年,吴鞠通仍在为一个3岁的女孩诊治重险痘症。 

三部不朽的医学著作 

吴鞠通一生悬壶近50年,勤于思考,不断总结,常常标新立异,“医皆奇效”,先后完成了《温病条辨》《医医病书》《吴鞠通医案》三部不朽著作,确立了中国著名古代医学家地位。特别是《温病条辨》一书,标志着中医温病学完整的理论体系的形成,是中医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直到今天,在防治温热病方面,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温病条辨》 

《温病条辨》是吴鞠通在“四库馆”中“十阅春秋,然后有得”的力作,被称为明清医学中“温热”学派的名著之一。 

《条辨》模仿张仲景《伤寒论》列条文的形式,加上自注说明。卷首引《内经》十九条,卷一至卷三将温病分为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温、湿温、秋燥、冬温、温疟九种,共列三百九十八法,拟选一百九十八方,按上、中、下三焦进行辩证施治,做到纲举目张,使人一目了然;后附杂说、解产难、解儿难三卷。在凡例中告诉医家治温病“当于是书中之辨似处究心焉”,治伤寒“自以仲景为祖,参考诸家注述可也”。是书对中医外感疾病中伤寒与温病的辨析十分清楚,可宗可法。正如朱彬说:“俾二千年之尘雾,豁然一开。昔人谓仲景为轩岐之功臣,鞠通亦仲景之功臣也。”《条辨》中还为人们留存了一些疗效显著、历久弥新、至今仍在使用的经典名方,如银翘散、桑菊饮、藿香正气散等。《条辨》经汪廷珍、朱彬等人点评、写序后于嘉庆十八年(1813)出版。截止1963年,一百五十年间,各地出了近70个版本,还流传国外。  

《条辨》问世后,受到王士雄、叶子雨、郑雪堂、曹炳章等六位学者增补、评注,中医专家路志正说“为历代医籍中罕见”。学者认为这是一本集大成的温病学专著,是温病学派发展成熟的标志,“为治温病必看之书”。 

二、《医医病书》    

吴鞠通在青年时,好友汪廷珍就曾对他说过:“医非神圣不能。”数十年他牢记在心,通过不断的钻研和实践,加上温疫流行时,他亲眼所见、亲身经历“生民”“不死于病而死于医”的状况,深知“庸医”“俗医”害人不浅,必须为“医人”修一个“规矩”,于是著成《医医病书》。该书“一医流俗之病,一以补前刻(指《温病条辨》)所不及”,本着医治时医俗医之“病”的宗旨,取“切中时弊、为日用所不可不明辨”的问题,认真加以申述,是一部极有价值的中医药理论专著。 

《医医病书》主要内容分四个方面。一是论医德、医术、及医者之弊病。在他看来,医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神”和“圣”,否则就不能做一个医生。所谓“神”,就是有高超的医术,而“圣”,则是像“圣贤”那样有“高尚的医德”。如他在“时医俗医论”一节中多次斥责“时医”眼睛死盯着一个“钱”字的丑陋行径。二是论诸种内科杂病的诊治。在论述中不仅侧重于“杂病”的诊治方法,更多的是说一些应该注意的“医理”、药理的问题。三十论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强调中医的辨证,“师古而不泥古”,要“既博而精”,医疗的方法和医疗的效果要统一,学医者既不能“泥古”也不能“唯师”,应该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探索。四是论药物性能及用药之道。如在“桂枝论”一节中,在论述了桂枝的药性和功能后,写道:“若见识不到,学术不精,因误成忌,其过犹轻;若为门户起见,上灭先师,下蒙后学,其祸何堪! 

三、《吴鞠通医案》 

《吴鞠通医案》是吴氏又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是他毕生精力之集萃,也是运用了张仲景以后至清初各家研究成果的行医记录,与《温病条辨》、《医医病书》形成了吴氏温病学的系统理论,也是习中医者不可不读之经典著作。 

《医案》分温病、伤寒、杂病、妇科、儿科等,共4卷,约500个医案。医案收集年限为乾隆五十八年(1793)至道光十三年(1833)41年正是吴鞠通离开“四库馆”在京城以医鸣世,济病者之苦,实现治病救人心愿的黄金时期,也是先后完成三部不朽著作的人生顶峰时期。在这部可“用资师法”的医案中,既有在京师治愈的疑难杂症数十人的病例,也有回淮安省墓期间,时刻关心病人的嘱托。所以该书既是临床医家临症参考必读之书,也是医史研究学者常常需要翻阅的资料。 

吴鞠通与山阳医派 

吴鞠通著述的《温病条辨》,为淮安的医家治疗传染性疾病开辟了一条崭新的路径,他们尊奉并汲取《温病条辨》中精髓,用以诊疗不断发生的疫病。自清代道光以降,数十年间,淮安府山阳县的医家峰起,名医辈出,逐渐形成了“山阳医派”。清末民初,淮安人士顾竹侯综述这一时期的淮安医学发展情况时说:“吾乡襟淮带海,代产名医,自吴鞠通先生著述《温病条辨》一书,发明伤寒、温病之异,与夫三焦受病之不同,嗣是医家始不囿于仲景之论,所以生枯起朽者不知其几千万人也。吴书既风行一时,淮医亦遂有声于世,乡后学缵承余绪,精益求精,卢扁医家不可偻指。”  

山阳医派中名列前茅的医生首推刘金方。刘金方(1825-1888)字子成,号淮山儒士,出身于吴氏故里河下镇的刘氏中医世家。其祖父刘振元是吴鞠通同时代的人,《温病条辨》问世后传到河下,刘振元用以教授金方及其医徒。在学习中,刘金方认识到《温病条辨》是临证适用的参考书之一,遵循《温病条辨》的理法方药治疗疾病,获得了不少经验。咸丰年间,刘金方将自祖父以来留存的医案医话,编辑成《临症经应录》一书,示范后学。在临证中,刘金方因其德技双馨,获得“淮扬九仙”盛名,《续纂山阳县志》记载“刘金方,居河北,工医术,窭人就医,辄赠良药或转袖金以遗之。”刘金方的后裔中以“金方、少方、再方”三世医名较著,在先后业医的180多年间,编著医案、培育医家,形成了自然承续的医家群体,因此,刘金方成了山阳医派的自然掌门人。  

清道光咸丰年间,河下刘氏医家的医徒李厚坤在学习、应用吴鞠通《温病条辨》的理法方药治病中,将该书编辑成《温病赋》九篇和方歌一卷,被“江淮涟泗,北迄冀鲁,南洎镇扬”的医家广泛传抄,发挥了宣传普及吴鞠通温病学思想的作用。    

清光绪年间,进士刘鹗(1857-1909)涉足医学,在河下镇开一爿中药店,学习吴鞠通《温病条辨》,编著了《温病条辨汤头歌括》。  

清末,韩达哉医士在太医院供职期间,认识到“晚近以来,天时人事代有变迁,患伤寒者间或有之,患温病者十常八九。”希望医家在“伤寒”与“温病”的学术争议中,重视实践。他编辑出版《医学摘瑜》一书,编选临症经验,收载了师授《温病条辨汤头歌括》、以及《寒温大要论》、《伤寒舌鉴赋》等文章,供临症医家参考、学习。 

清末民初,河下镇河北大街张氏医家中张治平(约1855-1930)以擅长治疗温病享誉一方,与兴化赵海仙、阜宁余奉仙共称苏北三大名医。其子张锡(1882-1950)因屡治重症顽疾获效,百里方圆,妇孺皆知。 

民国初年,在清江浦西坝盐务公立同善堂官药局业医的汪筱川(1868-1947)回到河下行医,倡办“山阳中医学校”,主编《康健新声》月刊,创办设在河下闻思寺的“中国红十字会时疫医院”、河下防疫施药局,先后担任山阳中医研究会、淮安县中医公会会长、名誉会长,教育培训中医人员百余人,并参予诸多地方慈善事业。  

山阳医派经家传师授,自生自灭的传承、发展,在民国10年前后,淮安县淮城及河下约十六平方公里范围内,相继有刘、应、杨、王、汪、张、高、曹等十数个医学世家,这些医家也各自具有治疗温病、伤寒、及内、外、妇、儿、喉等科特长。并在河下约3平方公里范围内出现医生多、药店多,群众因此称河下为“丛医镇”,称河下医生为“温病派”医家。 

新中国成立后,为继承和发扬山阳中医学派先贤的医学智慧和创新精神,淮安县于1958年率先创办了中医院。2007年,在吴鞠通的出生地古镇河下修建了吴鞠通中医馆。2008年,淮安市政府批复“吴鞠通与山阳医派”为楚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作者:李想 江苏盐城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在读,淮安市志办编辑、淮安市大运河文化研究中心办公室助理研究员。 

参考资料:《吴鞠通传》《清史稿》《吴鞠通研究文集》《淮安运河遗韵》 

(来源:方志江苏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中国方志网| 中国国情网

京ICP备08002157-3 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国家方志馆)主办 Copyright © 2021 www.zhongguodiqing.cn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