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ENGLISH
《金门志》由来及与《厦门志》关系

金门,旧称浯洲,以“固若金汤、雄镇海门”而称“金门”。由于1949年后金门县(含新设大嶝区)是由南安县代管,行政区划归属晋江专区(今泉州市),导致人们往往误认为金门县一直以来就是隶属泉州市管辖的。已故厦门文史专家洪卜仁老先生一开始研究厦门地方史志时就特别指明,金门有县最初是从厦门(思明县)析分出来设置的,并归厦门道管辖。金门县辖属晋江地区(今泉州市)乃是此后政区变更的情事。

金门与厦门两门对峙,相为唇齿,缺一不可。历史上,金门岛属于同安县翔风里,厦门岛属于同安县嘉禾里。民国肇起后,1912年4月析同安县嘉禾里即厦门岛和翔风里的金门、大小嶝及附属各岛设立思明县。金门和厦门岛同为思明县,金门乡绅林乃斌随即联络在南洋的金门侨商,联名上书请愿金门岛独立设立县治。

饶有趣味的是,金门请愿设县的首要理由是,厦门有县,金门也得同等。虽然地理上多以金厦并论,但金门比厦门尤关重要。他们提出,金厦同为闽南海疆的门户,“厦门官厅林立,金门则视同附庸”“金厦既同险要,则地方治理自应平均”,并从区域幅员、人口数量、风俗民情、赋税征收等四个方面论证单独设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914年9月,福建巡抚使许世英派任左树燮为金门筹办设治委员,到金门实地考察,发现“金门虽地瘠民贫,然以形势论,不特屏障泉漳,且外近台澎,上接海坛、闽安,下连铜山、南澳,实握东南海疆中枢,视厦门尤为险要。今厦尚改县,而金独否,甚非所以重国防也”。于是1915年1月,金门县正式设立,管辖原属思明县的浯洲、烈屿、大嶝、小嶝四岛。

金门有志,早于设县之前,始为岛志,称“金门志”。周凯纂修的道光《厦门志》扉页“厦门志十六卷”之下署有醒目的“金门志嗣刻”字眼,意思是接续将刊刻金门志。这表明厦门志和金门志是同一套书,合称“厦金二岛志”,玉屏书院掌教高澍然并作“厦金二岛志序”,同时刊载于《厦门志》和《金门志》卷首。林焜熿纂修的道光十六年(1836年)《金门志》与周凯纂修的道光十二年(1832年)《厦门志》初始定名为“金厦两岛合志”,由于两志刊刻时纂修者周凯和林焜熿都已去世,《金门志凡例》中特地揭示了个中原委。周凯在《金门志序》中甚而强调,林焜熿“采掇遗籍,搜罗群志,且遍历山川,按其形势;兵制求之官书,遗事访之父老。凡二年,得《金门志》若干卷,其体例悉从《厦门志》。余为芟辑而成之,亦足备守土者之资取。其书当与《厦门志》参观”。告诫读者理应于此特别加以留意。

《金门志》成书于道光十六年(1836年),并未刊印。林焜熿之子林豪承父业,续修至同治十三年(1874年),仍未付梓,因有称为“同治志”。志稿后经傅炳锽删订,有谓删节十分之三,其中亦有不应删者。光绪八年(1882年)十月,晋江洪曜离作后序,由金门浯江书院付梓。今可见光绪八年(1882年)浯江书院刻本,为此原厦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着力投入光绪《金门志》的整理和点校出版。

《金门志》与《厦门志》同为十六卷,体例、卷次和节目相仿。《厦门志》卷一绘图、御制碑文、御赐匾联,卷二分域略,卷三兵制略,卷四防海略,卷五船政略,卷六台运略,卷七关赋略,卷八番市略,卷九艺文略,卷十职官表,卷十一选举表,卷十二至十三列传,卷十四列女传,卷十五风俗记,卷十六旧事志。《金门志》卷首为洪曜离后序、章倬标序、周凯序、高澍然厦金二岛志序以及纂修姓氏,卷一首列金门图、凡例、皇言录,卷二分域略,卷三赋税考,卷四规制志,卷五兵防志,卷六职官表,卷七名宦列传,卷八选举表,卷九至卷十二人物列传,卷十三列女传,卷十四艺文志,卷十五风俗记,卷十六旧事志。正文列分域、赋税、规制、兵防、职官、名宦、选举、人物、列女、艺文、风俗、旧事十二门,包括沿革、形势、户口、经费、渔课、船政、城寨、兵制、岁时、气候、祥异、丛谈等七十六目,每门之首均有小序。这里需特别指出,林焜熿所作小序至刊刻时部分被删略,有失志书精粹,为此后世所修纂的《金门县志》,无不补充一卷“旧志序录”加以存录。

  (来源:厦门日报)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中国方志网| 中国国情网

京ICP备08002157-3 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国家方志馆)主办 Copyright © 2021 www.zhongguodiqing.cn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