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ENGLISH
都江堰的安澜桥有怎样的发展史?

安澜桥,俗名索桥,又名夫妻桥。古代劳动人民为了沟通河东、河西的交通,在水流湍急的两山之间架设溜索,行人挂上铁环,以绳系住身体和随身带的东西,利用竹索的弧度,飞滑下去,过半江则以手拉索前进,直达对岸。

 

如今的安澜索桥

由于溜索不能满足来往行人的需要,在溜索的基础上发展为索桥。索桥始建于何时,已不可考,只知道宋代有个大理评事梁楚修过一次,后来叫“评事桥”,以后又有“珠浦桥”之名。宋代诗人范成大在《吴船录》中曾这样记载:“(桥)长百二十丈,分为五架;桥之广十二绳,相并排连,上布竹笆,攒立大木数十于江沙中,辇石以固其根,每数十木作为一架;挂桥于半空,大风过之,掀举幡幡然。大略如渔人晒网,染家晾帛之状。必须舍舆疾步,稍从容则震掉不可立,同行者失色。”

 

索桥在明朝末年为战火烧毁,一时无力重建。两岸行人,靠船摆渡过河。

清嘉庆年间,贵州大定府毕节何先德夫妇来到灌县,在“二王庙”附近的“古寺”教私塾,目睹行人过河的艰难。嘉庆八年五月十五日,他们亲见白沙渡翻船,淹死一百余人,岸上、江心,求救声、哭声,惨不忍睹。何先德夫妇见此惨状,也为坠泪。于是查勘地形,作出设计,上书县衙,立志要为修复索桥出力。灌县知事吴宁,很赞赏何先德义举,允许重建索桥,并且给予很多帮助。

何先德夫妇为了使重建的索桥安全稳定,在民间传留下来的索桥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在索桥两旁加上纬绳十余条,扎紧每块桥板,使来往行人走在晃悠悠的桥板上,看见岷江滔滔激流,不会有畏惧的感觉。即使索桥人多,摇晃厉害,两旁纬绳也可依附,不会掉入江中。新索桥建成后,利济万人,人们长享安澜无虞,故称“安澜桥”。何先德夫妇为人民立了大功,人们又敬称索桥为“夫妻桥”。

民国时期,成立了安澜局事,专门管理索桥,每年岁修一次。解放以后,人民政府多次拨款修建索桥,改木桩为混凝土支架,换竹索为纲缆,使索桥比过去更坚实、美观、平稳、安全。

 

安澜索桥(1937年),孙明经摄影

1974年,修建都江堰渠首枢纽工程时,将索桥下移了一百余米。新建的安澜桥,桥头堡巍峨雄壮,沿堡侧上楼,可以俯瞰索桥及都江堰风光。桥中有凉亭,可以小憩。每年来灌县参观都江堰的国内、外旅游者,对安澜桥的修建赞叹不已。

  (来源:“成都方志”微信公众号)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部分图片视频来自互联网

  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中国方志网| 中国国情网

京ICP备08002157-3 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国家方志馆)主办 Copyright © 2021 www.zhongguodiqing.cn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