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简体|ENGLISH
因大运河而兴起的千年古村——仓口村

大运河兴起的村庄

东汉建安九年(204年)春,曹操攻打盘踞在邺城(故址今河北临漳邺城遗址)的袁尚,在淇水(今淇河)入黄河口用大枋木筑堰,阻塞淇水东流黄河,逼其向北注入白沟,以通漕运,保障战争需要,终将邺城攻下。历经曹魏多年的经营,白沟连通诸水道,成为黄河以北的重要水运干道,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同时促进了白沟周边的农业生产。古白沟自曹操开凿成功以后,至南北朝时仍在使用。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白沟自枋头(在今河南浚县西南)始,东北流经滑县、浚县,经内黄县西北与洹水汇合后进入魏县境。可考,今魏县仓口村一带地处白沟渠畔,得益于白沟的水利之便,舟楫往来不断,良田沃野之区,陆续有先民移居此地生产生活,并形成聚落。  

 

北宋北京大名府成安县仓口村位置图

历经三国、两晋以及南北朝时期数百年的战乱岁月,临近白沟的仓口一带更是兵家必争之地。隋朝建立后,隋炀帝利用白沟、屯氏河、清河开凿自河南武陟至北京西南,长约1000公里的大运河,北段永济渠沿古白沟自内黄县西北向北流入魏县境。考《隋书·炀帝纪》所载,隋大业四年(608年),隋炀帝“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至此,隋代大型水利工程永济渠完工,贯穿南北的大运河正式打通,成为隋、唐时运输军需粮饷的主要交通干线。唐代地理学家李吉甫编著《元和郡县图志》亦载:“永济渠,本名白渠,隋炀帝导为永济渠,一名御河,北去(内黄)县二百步,西去洹水县二里”。这就是说,隋代永济渠是在东汉末曹操开挖白沟的基础上,隋炀帝整修扩建而成,又称御河,在内黄县城北二百步,从洹水县城西二里流过。1984版《魏县地名志》考证:“两仓口原系一村,名仓口。因隋末此地有一兵家粮仓的门口而得名。”据此可知,隋唐时期的仓口,地处永济渠畔,居于水陆要冲,实乃兵家必争之地,并建有大型粮仓,是永济渠段仅次于黎阳仓(在今河南浚县东二里大伾山北)的一处重要粮仓。后此地逐渐形成民间粮市,周边商贾逐渐迁此定居,生活在粮仓门口的先民,遂取村名为仓口。隋代仓口村隶属魏郡(治今河南安阳市)洹水县。洹水县为一古县,北周建德六年(577年)划分临漳县东北部所建,治所在今魏县西南旧魏县村。因境内有洹水(今安阳河)流过,故名洹水县。仓口村就在洹水县城南10余里永济渠畔。

唐代“洹水之战”发生地

唐初,历经“贞观之治”,国力大增,社会安定,人民丰衣足食,仓口村兴盛有加。《元和郡县图志》所载鸬鹚陂(bēi,池塘),是唐朝时洹水县与临漳县交界处的一个巨大湖泊。时仓口村隶属河北道相州(今河南安阳市)洹水县,鸬鹚陂就在仓口村西,周环八十里,鱼肥水美,成群的鸬鹚聚集于此,因此取名鸬鹚陂。永济渠上商船来往穿梭,鸬鹚陂内渔舟进出繁忙。依托永济渠和鸬鹚陂的渔水之利,仓口村发展迅速,富甲一方,客商云聚,兴盛一时。随着仓口村的经济不断提升,村民的生活水平大为改观。一直到唐朝“安史之乱”前,仓口村堪称鱼米之乡,村民们早出晚归,耕种捕鱼,一派祥和景象。  

 

唐代洹水县仓口村与鸬鹚陂位置图

唐玄宗末期“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而衰,国力锐减。时仓口村地处兵家重地,历经兵燹。据后晋刘昫所撰《旧唐书·马燧传》和北宋史学家司马光所著《资治通鉴》记载,唐德宗时期,河东节度使马燧在洹水挫败抗拒朝廷的魏博节度使田悦的作战,即洹水之战,就发生在今魏县仓口村一带。

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割据魏博(治今大名县城东北)的叛军田悦布阵于洹水,朝廷派马燧唐军前往讨伐。马燧率各军各军只带十天的口粮,由邺县(治今河北临漳邺镇)进军到仓口(今河北魏县仓口村),与田悦隔着洹水驻扎下来。诸将对粮少而继续深入不理解,马燧指出,官军粮少宜速战,若进逼敌军,攻其必救,必为官军所破。于是,唐军在洹水架桥三座,每天越过洹水挑战,而田悦拒不出战。马燧命部众半夜起食,秘密沿洹水奔袭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北),唐军走去十余里,田悦始得知,恐魏州遭袭,即率军过桥尾追,持火鼓噪而进。马燧见田悦军已出,下令停止前进,结阵以待。田悦军赶到时,马燧便发兵进击,田悦军大败,急忙往回撤退,但三座浮桥已被唐军烧毁,田悦军混乱不堪,被唐军赶到水中淹死者无法计算,共斩首二万余级,俘虏三千余人,唐军大获全胜。

这次发生在相州洹水县仓口村的“洹水之战”,马燧诱敌出动、断敌归路等战术手段,大破田悦军,可谓《孙子兵法·虚实篇》中“攻其必救”战法的具体运用,堪称中国军事史上诱敌就范的经典战例。关于仓口的地理位置,清代顾祖禹所撰《读史方舆纪要》等史书均有详细考证,唐代仓口就是今魏县车往镇仓口村。

宋金元历经兴衰

北宋初,地处大运河永济渠畔的仓口村,仍然漕船来往,运输繁忙,商贾云集,一派繁华。北宋地理学家乐史所著《太平寰宇记》记载,鸬鹚陂仍是洹水县的重要渔猎场所。据此可考,北宋时期的仓口村依然得益于鸬鹚陂和永济渠之渔水之利,生活富足,风景秀美。

北宋庆历二年(1042年),宋仁宗诏以大名府(治今大名县城东北)建为北京,仓口村隶属北京大名府洹水县。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隶属北京大名府的洹水县降为洹水镇而并入成安县。自此,仓口村改属北京大名府成安县。

南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宋都南迁,金据中原,大名、魏县、成安等地尽归金统。北宋末年至金初,中原一带成为宋金战争的主战场,河北因战争破坏,“祖宗七世之遗,厥存无几”,人口耗减,到处是人烟萧条的战后惨景,仓口村概莫能外。

到了金世宗时期,宋金战争平息,河北的人口不仅得到了恢复,大量荒地被垦为良田,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金大定七年(1167年),河北一带行政区划多有调整。魏县旧治原在于村(今大名县城西北二十里马头、魏庄),始迁往隶属于成安县的洹水镇。魏县治所移至洹水镇后,这里再度繁荣。历经疏浚,永济渠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仓口村隶属大名府魏县,北至县城仅十余里,极大方便了商贸往来,仓口村的发展再次注入活力。

蒙古灭金后,大名府归属元朝,仓口村隶属大名路魏县。元世祖忽必烈大力整修大运河,流经河北南段的大运河截弯取直,东移到山东聊城。至此,永济渠漕运废弃,舟楫往来迅速减少,仓口村失去了往日的繁荣。

明清民国漳河畔

明初,流经魏县的洹水南迁,漳河自临漳、成安注入魏县。明洪武三年(1370年),魏县城被漳河冲毁,魏县治所由洹水镇迁至五姓店,也就是现在的魏县城所在地。至此,仓口村隶属直隶大名府魏县,东北距县城50里远,来往一趟甚是不便。但明朝政府仍然看重这里的军事位置,在此设立仓口营,驻扎军队,分给土地,屯田耕种,自给自足。仓口营隶属于潞州(今山西长治市)卫,直到清末取消。

明代,仓口村有一苗氏到东南地看守坟墓,定居立村,取名小仓口(今东仓口)。原村则被称为大仓口。

清代,仓口村隶属直隶大名府魏县西路。雍正《魏县志》记载:“兴荣寺,在城西南仓口村。”兴荣寺(今为兴龙寺)始建年代不详,遗址在今村中。

明清时期的漳河在魏县境迁徙无常,冲决无数。清代考古辨伪学家魏县举人崔述所作《漳河水道记》、雍正《魏县志》均有记载,仓口村地处漳水要冲,深受其害。由此可见,明清数百年间,放荡不羁的漳河严重影响着仓口村的生产生活。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旱涝无常,民不聊生,仓口村民度日维艰,抗日抗战烽火不断。

1945年,时年17岁的谢维新走上革命道路,加入共产党领导的民兵营,任命为尖刀班班长,苦练杀敌本领,多次受到嘉奖。1947年7月,在解放回隆的战斗中,用血肉之躯堵住了敌暗堡正在猛烈扫射的枪眼,壮烈牺牲。战后,谢维新烈士遗体安放于魏县烈士陵园。

解放后迎来大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于此设立仓口乡(驻地大仓口)。1961年5月,改为仓口人民公社。大仓口村划分为大仓口、西仓口、前仓口、北仓口等 四个大队。历经多年的治理,漳河水道逐渐固定,漳河水患大为减少。地处漳河南侧4公里的仓口村,排灌渠道纵横交错,农业生产旱涝保收。蔡小庄至回隆公路从境内通过,极大方便了村民出行。1984年,仓口公社改为仓口乡。1989年4月,仓口乡并入车往镇。自改革开放以来,仓口村各项事业飞速发展,村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村南为新改建后大牙线、从峰线交通枢纽,省道县道纵横分布,道路宽敞四通八达。历史悠久的兴龙寺业已恢复重建,创于民国的天主教堂是村庄内规模最大的建筑,原仓口公社驻地大院今为大仓口村委会。

如今,千年古村仓口,在党的富民惠民政策指引下,将会朝向更加美好的生活奋进!

  (来源:“方志河北”微信公众号)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部分图片视频来自互联网

  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中国方志网| 中国国情网

京ICP备08002157-3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办 Copyright © 2021 www.zhongguodiqing.cn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