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古井,历史悠久,现在有史可查的,早在一千六百年前,雨花台东冈就有一座“甘露井”。晋咸康(335~341)中在此建寺,“以地为甘露井,名甘露寺”(《南京》)。西竺高僧施黎密来到中国,为丞相王导所敬,常在此据高座讲经,世称“高座道人”。施黎密死后葬于此,遂改名“高座寺”(《金陵琐记》)。
仓顶大井
南京最大的古井,在今秦淮区凤台冈,即明骁骑营仓顶大井。邢昉诗云:“骁骑仓边寻古井,夕阳重话白头僧”。诗人所寻古井即此井。井建于元代,保存完好,既大且奇。据《白下琐言》记述,该井上狭下广,井四围壁如城墙,内可容纳数十人,下有四铁金刚,手皆作擎柱状,威武雄壮,可谓奇观。仓顶大井北面还有一井,名叫“歪井”。南朝刘宋时,在覆舟山(今九华山)上开了一座“藏冰井”。据《建康志》记载:“藏冰井,宋大明中,凿以藏冰,齐梁陈皆因之。”当时冬天将冰藏于井内,夏天取出供皇室使用,此法一直延续了几个王朝。
应潮井
应潮井井亭
钟山头陀寺后有“应潮井”,公元535年,后閤舍人石兴在北高峰头陀岩前造山峰佛殿,叫头陀寺。殿后掘一井,其泉与江水涨落相应,故名应潮井。据石迈《古迹编》载,“其井与江潮相通,盈缩往来相应之,时于井间得芦根断帆之属”。又据段成式《酉阳杂俎》说,曾经有破船朽板自井中出。唐贞观中,有一牧童往井中汲水,得一块长尺余的朽板,上有朱漆字曰吴赤乌二年豫章王子骏之船。其说颇为奇异。《金陵故事》说,在聚宝门(现中华门)内西南隅,有三井冈,冈有三井,汲一井,另二井水皆翻腾。现存玄武湖的“铜钩井”,因掘井时获铜钩一具,井取此名,现为梁州的名景之一。
铜钩井
南京的名井颇多。台城内的胭脂井,久负盛名。“华林秋老草莽莽,谁指遗宫认景阳?当日君王纵消渴,井中何处泛鸳鸯。”这是清朝著名诗人、学者袁枚写的《景阳井》诗。景阳井,即胭脂井,因“井栏石脉以帛拭之,作胭脂痕,故名”(《白下琐言》)。胭脂井建于南朝陈。公元589年,隋军兵临建康城下,陈朝陈后主带领张贵妃、孔贵嫔一同躲进胭脂井内,隋军用辘轳将他们吊起俘获。“失笑天明茅絰在,辘轳惆怅子阳蛙。”舒位诗句即指此事。故胭脂井又名“辱井”。历代有许多诗人借此咏叹。元朝诗人陈孚《胭脂井》诗:“泪痕滴透绿苔香,回旨宫中已夕阳,万里河山天不管,只留一井属君王。”哀婉之意溢于言表。早年鸡笼山东侧有一井,井旁有“古胭脂井”立碑一块,在“文革”期间,井填碑毁,现有关部门已着手修复。
胭脂井
南唐至宋朝南京有两座“义井”:一在石子七里铺,于南唐保大三年(945年)由僧广惠所凿。一在天禧寺(即大报恩寺)侧,于天圣五年(1027年)由丞相李迪资助凿成。丞相为何凿井?据《正德江宁县志》所叙,李相国是陇西人,到江宁上任后,就考虑为百姓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但久思不可得。后来塔主大律师可政建议,城南通衢大道,往来行人不绝,如能在路旁建—井,在炎炎酷暑之时供行人以甘泉,该有多好。李相国欣然采纳建井之议,此井名叫“义井”。宋朝在陶吴镇西北还有一座“响井”,为元祐四年(1090年)所建。如以纱帛蒙于井上,用棒击打,“则作鼓声”;用石子投井,“则作钟声”,故名“响井”。
义井
响井
南京的古井还有很多,1982年,南京开展文物普查工作,群众提供古线索就有430多口。据《白下琐言》记录:“城中人烟辐辏,食井不可胜计,汉西门侧有四眼井,北门桥东有三眼井,进香河尽处有九眼井,红纸廊转北有三道高井,小英府后街有方井……”唐建中四年(783年)镇海节度使韩混于金陵石头城附近一度开井上百口。
井,对于没有自来水的古代城市居民的生活、生产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所以素有“饮水不忘掘井人”之说。南京太平路上的“杨公井”,就是为纪念掘井人而取的名字。清光绪年间大旱,地方军事长官杨镜巌率领部卒挖井,解决周围百姓的饮水问题。百姓十分感激,为了纪念他,遂将此井称为“杨公井”。现在井虽无存,但井名却转化为街道名而流传下来。以井名作街道名的现在还有很多,如六角井、双井巷、邀贵井、金沙井等。不过也有的原以井名为地名,后来有了更为重要的物征就取而代之了。据《首都志》记载,现中山南路的弓箭坊,原名叫“凤凰井”,后因手工作坊兴盛起来,这一带出现了弓匠坊和箭匠坊,于是人们就以“弓箭坊”而叫开了。
杨公井
近年来,又陆续发现一些古井。1982年8月在西华门发现一口明代木底古井;年底又发现明初大石井栏。这只井呈六面腰鼓形,六面间刻双龙双风图案,每面四周饰以卷叶花纹,雕刻精美。此类装饰精美花纹的古井,多为宫廷、寺院、园林所用。这类井在古诗文中称为“金井”(《辞海》金井条注)。王昌龄《长信秋词》有“金井梧桐叶落黄,珠帘不卷夜来霜”;杜甫有“砚寒金井水,檐动玉壶冰”等诗句。千古诗句已在我市找到了实证。
南京现存完好的古井为“忠孝泉”,是明朝为表彰东晋卞壶父子而建的。卞壶死于苏峻之乱,葬于此处,其子卞盱、卞胗同时见害,当时称为一门忠孝,后人在墓旁建忠孝亭。明永乐年间又建“忠孝泉”,此井位于建邺区冶山道院436号门口,井栏高45厘米,呈六角形,上刻有“永乐十七年七月忠孝泉”字样。由于该井水清味甜,经旱不干,至今仍为附近居民饮用。据《石城山志》记述,清凉古寺门外有“保大泉”,传为南唐寺庙僧人所挖,取井水饮用,年迈不衰,须发犹黑,故又称“还阳泉”。这是井水所含矿物质所致。现在该井已重疏,并建井亭。
忠孝泉
随着历代城垣之扩大,人口之聚集,井亦随之增多。井建成以后,“愈吸愈生,给养于人”,为人民生活和城市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泉源。
(来源:方志南京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