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简体|ENGLISH
试探江苏地区早期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江苏历史悠久,是中华先民最早繁衍生息的地域之一,在南京汤山发现的“南京直立人”的头盖骨化石显示了早在30多万年以前江苏就有原始人类的活动踪迹。在今宿迁泗洪的太湖三山岛、顺山集、东海大贤庄等一批旧石器时期文化遗址则说明江苏地区在整个旧石器时代聚落的分布十分广泛,是中华大地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正是这些远古先民,揭开了江苏早期历史的神秘面纱。

连云港将军崖第一组岩画全景

一、聚落的形成

形成之前

众所周知,原始人类没有屋舍,借助自然提供的树木或洞穴等而形成穴居、巢居、半穴居等居住形式。这在许多古籍中皆有追述:《庄子·盗跖篇》“古时禽兽多而人民少,民皆巢居而避之,昼拈稼粟,暮栖树上,故名已曰有巢氏之民。”早期人类的居住方式与其他大部分陆地上的动物一样,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人与鸟兽生活在同一方天地之下,为遮风霜雨雪栖居在同样的洞穴之中。《易经·繁辞》中记载有“上古穴居野处,圣人易之以宫室”,穴居、巢居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后逐渐发展成为半穴居和地面建筑。

这个时期的人们将粗笨的石头用作武器进行自御和捕猎,过着十分简单的采集和渔猎生活,每日吃食全靠运气,朝不保夕,因此人们求生比较困难,存活率极低,有考古记载曾在一个旧石器时代的洞中发现有38个人体,其中大部分都为15岁以下的孩童,此外在同一个洞穴中还发现不少不同性质的动物骨骼(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3)。这是由于原始人类求生的困难程度致使人兽同居、命数不定。三山岛遗址位于原吴县(今吴中区)东山西南的太湖中,由大山、行山、小姑山相连而成。该遗址于1985年5月发现,南京、上海、苏州、吴县的考古工作者于年底联合进行发掘,面积36平方米,出土了大量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5000余件和大量哺乳类化石。据考古分析,三山岛旧石器遗址是当时人类制作石器的制造场和季节性居住营地,遗址的发现,第一次揭示了太湖地区一万年以前旧石器时代人类生活面貌,三山岛遗址也是迄今所知苏州历史文化的最早源头。江苏境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人类遗址——5万年前的下草湾遗址,淮河中下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中期遗址——8000多年前的韩井遗址,都是在泗洪发现。泗洪县城向北30里,梅花镇大新庄顺山集遗址,是一个8000多年前的人类遗址,是迄今江苏境内所知最早的新石器文化,这一发现将江苏文明史向前推了1600年至1800年。据相关考古资料,顺山集遗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考古已清理墓葬92座、灰坑26座、房址5座,出土陶器、石器、玉器、骨器400多件。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林留根说,顺山集遗址的环壕长1000米,宽6米至24米,先民建起如此规模的环壕,非常不容易,堪称“天下第一壕”。北京大学教授李伯谦认为,遗址现场发现的约10厘米高的方形陶灶,按年代计算,可以说是“中华第一灶”。东海大贤庄遗址,采集到一批重要的石器,并鉴定其时代为旧石器晚期,距今16000~10000年。

形成之初

原始社会后期,随着人类生产力的逐渐提高,种植农作物以持续生产出人类所需粮食成为可能,这是一种古老原始的农业耕作方式,农民们披荆斩棘,放火烧荒,开辟出一块块田地,再用棍子或者锄头挖掘出一个个小坑,投入农作物的种子,埋上土,依靠焚烧后的枝干灰烬形成的自然肥力来养殖作物。这种农业方式在如今的南美洲、非洲等地依旧十分常见。然而在当时,这作为一种十分先进的行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很快传播开来,并与畜牧业和狩猎业分开,正式成为一种生产方式。同时这时期人类开始可以制作较精致的石器和多种骨工具,生产力也有了一定的提升,于是地理空间上开始形成很多以农业为主、以农地为核心的范围较大的固定居民点,正式步入原始聚落阶段。

自此人类摆脱纯靠运气的采集经济,进入稳定的种植经济。这也是人类结束频繁的迁移生活而得以定居的前提条件。真正意义上的聚落阶段得以开始,人们选择适宜农作物生长和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域围聚而居、修屋建舍,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的江苏地区成为原始人类的首选地之一,因此从商周时期开始就开始不断发掘有原始聚落的遗址(邓先瑞,吴宜进,长江流域住区的形成与发展[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2]:50-54)。这个阶段人类的手指更趋于灵活,可以制作更精细和多样化的石器、陶器,还发明了弓箭、投矛器等生活工具,原始手工业开始出现。

二、聚落的发展

泗洪县顺山集遗址

到了新石器时期,太湖流域的文化以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闻名于世,三者在时间上有承接关系,与同时期黄河中下游的仰韶文化、半坡文化、龙山文化各成体系,各有各的地域特色。

在马家浜文化时期,江苏境内多以水稻为主要农作物,苏州草鞋山遗址中发现的文化水稻田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有灌溉系统水稻田,相应配有水井、水塘、水沟等灌溉设施,遗址中出土的炭化稻被考古证明为人工种植稻,意味着稻作农业在6000年前已日趋成熟,稻作生产已经普及。同时在遗址中发现野生葛纤维织成的罗纹葛布残片以及众多史前琮璧玉器则反映了手工技艺精湛程度远超同期其他地区。由此证明,当时太湖流域江苏地区的远古文明已位居全国前列。除草鞋山遗址外,吴越文化范围还有昆山绰墩山遗址、澄湖遗址、越城遗址、上海马桥遗址、无锡仙蠡墩、浙江吴兴钱山漾、杭州水田畈等都有稻粒发现。不仅如此,还发现有古稻田遗址,昆山绰墩山遗址在距地面一百厘米的马家浜文化层土层发现了二十多块稻田,距今3000年。有了水稻人工栽培,原始聚落的定居成为可能。

从将军崖岩画考证,将军崖岩画位于江苏连云港市海州区锦屏镇桃花村锦屏山南麓,南北长22.1米、东西宽15米的一块混合花岗岩构成的覆钵状山坡上,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古老岩画,也是东南沿海地区首次发现的岩画,距今约7000年。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称之为我国最早的一部天书,内容反映了原始先民对土地、造物神以及天体的崇拜意识,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反映农业部落社会生活的石刻画。

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大量聚落在江苏大地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马家浜文化在走向崧泽文化的同时,江苏局部地方出现更具小区域特色的北阴阳营文化、龙虬庄文化等遗存(穆东旭,区域交流影响下的文化趋同与社会发展—东山村遗址崧泽文化墓葬的启示[J],东南文化,2018[3]:70-79)。但江苏大体都在相同的地域和社会环境背景下发展,手工业较之前有了长足进步,陶器制作掌握了新的技术并且日趋专业化,同时制玉和金属冶铸开始成为新兴的工业部门,釜形鼎、盆形鼎发展成为主要的炊器,手工业的发展致使社会财富急剧增加,开始出现贫富不均的现象(王榕煊,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与社会复杂化研究[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17]:44-51)。在江苏张家港东山村崧泽遗址中发现有驯养家猪的随葬,这被考古界认为是私有财产的象征,说明当时聚落出现等级分化的趋势,社会已逐渐贫富化。母子合葬、父母孩子三人合葬、男女合葬墓的出现,表明当时已有家庭出现,持续了几万年的母系社会正在走向父系社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良渚文化时期江苏地区已经呈现出明显的聚落等级分化现象。据考古记载,在江苏境内发现的良渚时期大型聚落的遗址数量多于崧泽时期,然而基层聚落的规模相较崧泽时期有变小的趋势,数量却较之前翻了一番。这个现象说明,此阶段江苏的聚落等级划分越来越细致,规模大的聚落日愈增大且数量增多,小的聚落也越发似星星点点般遍布。

在经历新石器时代漫长的发展之后,江苏地区史前文明已经高度发达,然而璀璨的良渚文明在距今4000年前后戛然中断,并未继续发展而上升为中国文化的主流,据研究是由于这一时期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引起了海平面上升,海水浸没了良渚居民的家园,迫使他们远徙异乡,融入到华夏民族发展的洪流之中。数百年之后,海水退落。当先前的人们重返这片沿海低地时,这里又回到了洪荒时代。江苏连云港市曾经发现的藤花落遗址,位于南云台山和中云台山之间的冲积平原上,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 。直到商周之际,周族的一支部落迁徙南下,在江南与当地居民融合,共同建立了吴国,改进生产方法,提高生产力水平,十余世之后,时至春秋中叶,原先不为世人注意的吴国开始壮大,登上历史舞台。

而连云港曾经发现过藤花落遗址有内、外二重城墙结构,外城平面呈圆角长方形,由城墙、城壕、城门等组成;内城位于外城内南部,由城垣、城外道路、城门和哨所组成。藤花落遗址是中国龙山文化城址之一。龙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属铜石并用时代文化。这一时期文化的最显著的特征便是城址的发现。

连云港东海大贤庄遗址

三、影响聚落形态的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

人类的生存有赖于周围的自然环境,在持续地与自然的接触中,人们了解自然、认识自然,并提升成对待自然的态度和理解。而在现实的生产和生活中,则表现为不断改善自己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期最大限度地与自然环境相适应。

最初,人们只是利用自己熟悉的自然材料、运用已经掌握的简单工具,予以营造能遮风挡雨的茅舍。这些屋舍经历了长期的实际使用和自然界的风雨考验,一些功能不甚健全,结构不太合理的逐渐被淘汰,留下的是适宜人居和环境要求的屋舍,便开始为更多人模仿,更广的传播开来(雍振华,江苏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36-38),江苏居民的居所与聚落当然也在这特有的自然环境影响下呈现出自己的风格与特征。

在我国广袤的疆域中,江苏的自然环境堪称得天独厚。我国第一大河长江经此注入东海;第二大河黄河也曾改道江苏;淮河则从此横贯入海。江苏地区水体密集,交织如网,虽然人类难以在水中生存,但日常生活之中却须臾不能离开水。辽阔平和的湖畔、宁静流淌的河边成为人类理想的生活环境,因此江苏先民自远古时代就依托河、湖之利而在此繁衍生息,成为全国最早形成长久定居的人类聚落之地。

多水的特定自然环境,影响着无数人的生产生活,也影响了他们聚落居所,从而显现出地方特色。江苏先民从几千年前开始的定居聚落中多以木材来构建房屋建筑,普遍采用防潮、排水设施以适应南方多雨潮湿的自然环境。如:泗洪县的顺山集遗址是目前江苏境内发现最早的史前人类文明遗址,泗洪县处于淮河中下游地区,水患较多,遗址内发现的房子多为半地穴式和浅地穴式,但无论是什么形式,房屋内部居住面都会高于正常水位线,以此来防止水患烦恼。在遗址中发现的环壕也是为防止水患,排水防洪所用。海安青墩遗址四面环水,代表了江淮东部地区独特的原始文化。遗址中发现有不少保存尚好的建筑木构件和柱洞遗迹,大概能够推测先民们在地表打上柱洞,插入木桩,而后在木桩上铺设木板形成居住面,在上构建木制房屋。这种干阑式的建筑以木材为基础搭建平台,人生活在离地一米多高的木制构架基台之上,既可适应多雨的江苏地域环境,又可防御虫蚁野兽的侵袭。

气候条件因素

与自然环境一样,气候也是条件影响人类文明的重要因素之一。从社会群体的层面看,气候的差异直接决定了他们的生产方式,进而影响生活方式乃至社会结构;对于人类个体,气候的变化刺激他们的感官而使躯体做出反应,以至于直接采取增减衣物、完善居宅等措施予以应对。江南绝大部分地区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春、夏季节由东南海洋吹入的暖湿气流,带来充沛的雨水。呈现出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丰沛,无霜期长的气候特征。因此居住在温暖水乡地区的人们常表现的温和委婉、勤劳善良,宅弟建筑也因地制宜,形制符合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更加精致细腻。

然而在江南境内,仍有小范围的气候相异,以淮河为界,淮河以北例如江苏北部的徐州等地春、秋两季较短,冬、夏季较长,春季天气多变,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潮频袭。淮河以南地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雨热同季。这些微小的气候变幻影响了民居营建时建筑细部和组合方式的形成。苏北聚落民居因要抵抗频袭的冬季寒潮,门窗洞口的开口面积都较小,单体建筑也以三面严封为多。连云港市传统民居在保证夏季要抵抗海洋湿热气候的前提下,将贝壳等作为建筑原材料,具有隔热蓄热功能,同时还能兼顾冬季建筑内部的保温效果。而江南地区的营建中居室墙壁高,开间大,前后门贯通都是为了应对炎热潮湿的气候特点。为便于防潮,建二层楼房多,底层是砖结构,上层是木结构。

因而在江南这样一个地形地貌大致相近的区域,由于气候条件的不同而使得小区域中的聚落和民居也呈现出了相宜风貌。

连云港藤花落遗址(由连云港文保所提供)

四、小结

聚落不是天生存在的,而是人类文明进化和进步的必然产物,江苏地区聚落从无到有,不仅与江苏特定地理环境相适应,更是因为地域环境的独特性才演化出与中原文明、西部文明所不同的江苏文明。探究江苏早期聚落不仅可以了解该地区早期人类文化进程和物质文明,对于研究中国历史起源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来源:江苏地情网 《江苏地方志》2019年第4期)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中国方志网| 中国国情网

京ICP备08002157-3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办 Copyright © 2021 www.zhongguodiqing.cn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