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简体|ENGLISH
地名探源之镇江

镇江位于江苏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南岸,临江近海,东接常州,西邻南京,北与扬州、泰州隔江相望;长江和大运河在这里交汇,自古襟吴带楚,控南拒北,历为长江下游水陆交通枢纽、军事重镇。长江流经镇江辖区103.7公里,古运河从京口闸到谏壁闸贯穿新老市区。市区滨长江南岸,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宁镇山脉伸向市区的余脉断续其间。市内诸多山丘林立,遥相呼应,气象非凡。

镇江历史悠久,商代是土著居民荆蛮族聚集之地,是吴文化发源地,六朝重镇(三国东吴创业地之一、南朝宋齐梁三朝帝王之乡),从隋唐至清朝中期千年漕运的江南枢纽,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对外通商口岸和商埠,民国时期的江苏省会,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新四军茅山抗日根据地。

早在西周康王时(前1020~前996年),镇江为宜侯封地,“宜邑”作为西周姬姓诸候国“勾吴”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在,同时也具有军事驻防性质。春秋时属吴,称为朱方。朱方被吴国设置为“朱方之县”,这是春秋时吴国唯一见录于史藉记载的县名,朱方是当时吴国西部的一座重要城邑。周元王三年(前473年)越灭吴,属越。楚灭越后,名谷阳。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帝东巡时以谷阳有王气,遣赭衣囚徒,凿断京岘山,筑驰道,改称丹徒。秦灭楚后,置三十六郡,丹徒县属会稽郡(今苏州),丹徒县治设于丹徒故城。汉代丹徒设左、右尉,县城有城隍庙、东岳庙,当属万户以上大县,具一定规模。丹徒故城滨临长江,城东南即是徒阳运河入江口“徒儿浦”,是一座古代河口城市,与运河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也是临江踞守掌扼交通咽喉的军事要地。至唐仍有故城。

镇江之市区,秦汉时为京口,三国时已有京城,东汉后期即有城垣,建于何时已不可考。城垣为土城,以山为垒,以土为城,《南齐书.州郡》称“京城因山为垒,望海临江,缘江为境”,应是较大范围的城池;《京口山水志》曰“郡城周十三里,即吴京城故基”;《三国志》载,汉献帝建安九年(204年)孙韶“缮治京城”。元《至顺镇江志》载:“郡城周迴二十六里十七步,高九尺六寸。晋宋间,城固不废。”但建安十三年,孙权自吴(苏州)移驻京口,在北固山前峰即今鼓楼岗一带筑子城,号铁瓮城,作为治所。《舆地志》载,子城周迴630步,开南、西二门,内外皆固以砖甓。以后历代筑城均以北固山为中心,逐步扩展。东晋时期,郗鉴曾修子城,王恭亦对子城进行改建。东晋初,京口为晋陵郡治,刺史郗鉴当时出于军事防卫需要,在铁瓮城以东修筑了晋陵罗城,该城即晋陵之郡城——京口城,为子城之罗城。罗城位于市区东北的京岘山的余脉上,城垣走向随京岘山向城区和长江边的山势曲折蜿蜒,城垣大部分是依山加土夯筑而成,“因山为垒,缘江为境”,北城垣濒临长江,平面略呈梯形,城周长约十里。至唐、宋时期,该城废弃。今考古证实城垣遗迹尚存2000余米,有多处夯土城墙的一侧或两侧有砖砌护墙,砖上印有文字,其中有“晋陵”、“晋陵罗城孟胜”、“砖城”、“花山”、“罗城砖”、“东郭门”、“南郭门”等砖文,未发现晚至宋代的夯土城及文字砖。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县治从丹徒移至治京口,此后固定于京口。开皇十五年置润州。炀帝大业六年(610年),拓开江南运河“自京口至余杭(今杭州)八百余里”。唐开元年间(713-741年)润州刺史齐濣于江北新开伊娄河,在江南移漕路自丹徒口至城西京口港,设京口堰,使大运河与长江在京口交会,南北运河相接,京口港成为这一交叉水系上的枢纽港,主要功能是转运漕粮与贡品,极大的促进了镇江经济的发展。

唐文宗大和年间(827-835年),观察使王璠筑子城之东西夹城。东夹城自子城延出,经东门坡到清风桥(范公桥)一带。城门有二,南曰建德,后改为朱方;西曰清风。西夹城经千秋桥、万古一人巷到高桥北一带。城门有二:东曰千秋,后改名铁瓮;西曰崇化,后改名高桥。《至顺镇江志》载:“子城并东西夹城,共长十二里七十步,高三丈一尺。”唐僖宗乾符年间(874-879年),周宝为镇海节度使,筑罗城。该城土筑,又名土城。(南唐时,润州刺史林仁肇曾修子城。

北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升润州为镇江府,此为镇江行政建制得名之始。南宋宁宗嘉定七年(1214年),镇江知府史弥坚重修罗城,增开城门7座。但到度宗咸淳年间(1265-1274年)已废其五。仍存城门12座:东面有青阳门,南面有南水、通吴、仁和、中土4门,西面有登云门,北面有定波门,西南有鹤林、放鹤2门,西北有还京门,东北有利涉、通津2门。宋代城市规模扩大,志载宋代镇江城内有7坊:崇德坊、化隆坊、太平坊、践教坊、静宁坊、临津坊、还仁坊;33条街巷,城市中心移到大市口一带,至今未变。到理宗(1225-1264年)时,城市人口达到近17万人,其中城厢区人口达5.68万人。

元初,“凡郡之有城廓者皆撤而去之”,镇江城廓听其败坏。至元代中业时,城市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文宗至顺年间(1330-1331年),镇江城区有7隅、28坊、5市、7街、82巷,人口有19万人,其中城厢区人口为6.5万人。

元末明初,(顺帝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攻占镇江,派)驻守镇江元帅耿再成在宋元废城的基础上开始重新筑镇江府城。明洪武元年(1368年),指挥宋礼加砌砖石,城周9里13步,高2丈6尺,有4座主要城门:东曰朝阳,西曰金银,南曰虎踞,北曰定波。西门北侧还有一小门。清代实测,城周长12里有余。面积约2.8平方千米。清康熙元年(1662年),将军刘之源重修。此后多次修缮。是为“明清府城”。明清时镇江港成为粮食、棉布、丝绸、木材等商品的中转港。

清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攻克镇江,在明清府城北部沿江一带加筑外廓,志称“新城”,长6里200步,共18座城门,面积约1.2平方公里,。太平天国失败后(新城逐渐毁坏),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新城被清政府拆除。现尚存姚一湾小营盘残垣十余丈。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1858年签订的中英《天津条约》中,镇江与汉口、九江、南京等沿长江城市被列为通商口岸,并允许英人在城中设立租界。咸丰十一年(1861年),英国在镇江云台山取得土地156亩永租权,设租界。租界范围包括云台山下西至小码头,北至江边,东至镇屏山巷,南至银山门街。

镇江辟为商埠后,随长江航运兴起,镇江商业发展迅速,镇江发展成为长江下游航运和商业重地。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9年),城市街巷扩大,人口增多,光绪年间有6市、24坊、35街、154巷。到宣统三年(1911年)时,人口达到47.76万人,其中城厢区人口有12万多人。沿江市街更向西发展到金山河一带。1908年沪宁铁路修通,市区又渐次发展到西火车站,此期间城墙开始陆续被拆毁,城内外融成一体。(但清末海运兴起,漕运废止,镇江一度衰落。

民国十七年(1928年),国民政府定镇江为江苏省会。时镇江县城城垣周长为7280米,城区面积约4.22平方公里。(18年2月)次年,江苏省政府迁至镇江。(是年)省政府成立省会建设机构,开始拆城、填河、筑路和营建公共建筑,先后修筑中山路、中华路、金山路、林隐路等干道,形成新的干道网,但城市道路东西向多,南北向少。至1937年日军侵占镇江前,城市总面积为19.25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6.75平方千米。到1949解放前夕,建成区面积为8平方公里。

建国之初,镇江市人民政府组织失业工人以工代赈维修原有道路并开辟新路,先后翻修了中山路、解放路。1953~1954年,建成和平路和电力路。这两条路均为南北走向,缩短了南北通行距离。1956年,城市规划提出市中心区设于大市口,文教卫生区向东门外山丘发展,谏壁镇作为卫星镇。1957年市区人口达到199507人。这一时期,镇江港口吞吐量持续增长:1957年为108万吨,1958年为171万吨,1959年为195万吨,1960年为283万吨。1965年谏壁发电厂第一台机组竣工投入运行,化工、冶金、车船制造、造纸、纺织、建材等行业迅速发展。1972年国家交通部初步选定市区东28千米之大港为外贸港建设之地,1976年国务院批准大港港区建设计划。

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后,镇江城市建设大规模展开,特别是城市住宅、城市道路、港口码头等方面建设步伐加快。1981~1985年拓宽改造城区最长的干道中山路,路面宽40米,全长3936米;同时还拓宽改造了镇焦路,翻建了解放路南段、京畿路、双井路、苏北路、一泉路、金山路、新河路、义士路、林隐路等;配合住宅小区建设开辟了桃园路、花山路、桃花坞路和黄山西路等,大部分为水泥路面。这一时期,全市有110条街巷改建成水泥、沥青和道板路面。1983年3月1日,江苏实行市领导县的体制,撤销镇江地区,改镇江为省辖市,辖丹徒、丹阳、句容、扬中4县和京口、润州2区。城区为京口区,郊区为润洲区。1985年,市区总面积为215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区面积24.42平方千米,市区街巷307条,长100.3千米,面积22万平方米。宽度6米以上的车行干道52千米。同年,省人民政府批准《镇江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城市布局采取一城两镇(大港、高资)的形态,防止形成带状城市。工业布局方面采取“点块式”布局,规定老城区原则上不再新建工厂。

1986年以后,镇江城市建设按总体规划推进,特别是港口、电力、风景区等作为地方特色和优势的建设项目得到全面实施。1987年3月12日,镇江港正式对外国船籍开放。同年6月29日,谏壁发电厂10号机组实行并网发电,至此,该厂装机总容量共162万千瓦,成为全国装机容量最大的火力发电厂。1989年11月,国家计委批准大港二期工程建设,设计年吞吐能力264万吨。

1992年,镇江经济发展步伐加快,电力、化工、冶金、建材等行业发展迅速,初步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长江沿岸拥有镇江、大港、高资、谏壁港区,开通了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远洋外贸运输航线,成为江苏省重要港口和新兴工业城市;先后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重点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地区。是年,城市人口为53.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9.5万人。城市面积为233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区面积有35.3平方千米。

1994年12月修编规划经省政府批准施行,对城市性质和功能定位进行了适当适时的修正:“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下游重要的港口、工贸、风景旅游城市。”城市布局结构:中心城区由原来“一城两区”的“组团型”城市逐步发展为“一城两翼”T型发展的“橄榄型”城市;空间结构包括主城、东翼和西翼;主城与两翼之间以生态绿地、防护绿地相隔,以快速路、主干路相连。主城形成五大功能分区:环绕南山生态风景分区东西南北分别是丁卯分区、南徐分区、谷阳分区和老城分区。相继设立丁卯和大港经济技术开发区,2003年底完成《镇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编制。2005年4月省政府正式批准。该轮总体规划提出的城市性质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三角重要的港口、风景旅游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之一。”

镇江市提出了全面建设“南山北水”的城建战略重点,集中力量建设南徐新城区和北部滨水区,南徐新城定位为城市副中心,承载城市的行政、体育、会展、商务功能,依托南山风景区打造花园式生态城,凸显“城市山林”特色;北部滨水区以建设长江流域最具特色的复合型城市滨水区为目标,复兴滨水区的旅游服务、休闲娱乐、文化展示、商务办公等功能,打造长江最美的城市港湾,展现滨江城市的独特魅力。改革开放以来,镇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以公路、高铁,铁路、水运相衔接的外对综合交通体系逐步完善,城市交通路网结构系统框架初步形成,电力、化工、纸业、建材等已成为地方经济支柱产业,电子、信息、家电和汽车零部件等行业也有较大发展。镇江从一个单纯转口消费型城市转变为长三角城市群中的一个具有特色产业结构、优质生态环境、独特城市形态和个性特征的现代化城市。

至2008年末,全市行政区面积3847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8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98.18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304.07万人,户籍人口268.77万人,其中市区102.81万人。

2008年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408.14亿元,其中市区地区生产总值629.69亿元,三次产业的比重为3.6:59.9:36.5。依托大港、龙门港区兴起的镇江新区以及丹徒经济开发区、京口工业园、润州工业园等园区建设。2008年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4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742元,城市居民与农民人均住居面积分别为33.6和47.8平方米。城市百户家庭拥有电话287部,电脑75.5台,有线电视人户率66.5%,城市绿化覆盖率42.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5平方米,空气优良天数优良率91.0%,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城市万人公交拥有率12标台,营运线路55条,线路总长791.5公里,全市拥有特殊教育学校5所,小学145所,技工学校9所,普通初中89所,普通高中27所,职业高中10所,普通高校5所。拥有标准体育场馆29所。市区拥有医院19所,卫生院24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个,妇幼保健院1所,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97.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99.7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镇江市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不断加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1986年12月8日国务院公布了包括镇江在内38个城市为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随即《镇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于1987年3月开始编制,1989年7月20日报市人大九届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2003年编制、2005年获省政府批准的《镇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对名城保护规划作了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市委市政府在制定城市经济发展规划、城乡规划、财政预算时统筹考虑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同时加强依法管理。1998年出台了《镇江市文物保护办法》,规定每年从城市维护费中提取2%作为文物保护经费。此后又制定《镇江市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若干意见》、《镇江市文物保护单位使用保护修缮管理暂行规定》(1998年)、《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1999年)、《镇江市文物监管品市场暂行管理办法》(2000年)、《镇江市业余文物保护员工作职责》(2007年)等文件。1991年设立“历史文化名城规划、保护、建设专家咨询组”,2001年成立“镇江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组织各界专家对城市建设和名城保护中的重大问题进行调研论证,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咨询。这些综合措施使镇江的城市环境风貌和历史文化遗存在城市建设中得到良好的保护和发展。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南宋词人辛弃疾的奋发激越的千古绝唱,“丹阳北固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间”的李白诗句,是镇江风光的最好写照,曾使多少人为之神往。宽阔的大江江面,繁华的城市,黛绿的诸山群峰,组成不同空间层次,形成镇江丰富的城市自然景观。金、焦、北固三山临江屹立,风姿各异,犹似一幅壮丽的山水长卷;城市南山群峰绿树葱茏,层叠连绵,古木幽深,有鹤林、竹林、招隐等古寺掩映在绿树丛中,环境幽雅静秀,被北宋大书画家米芾誉为“城市山林”;东翼五峰山、圌山矗立江滨,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南端的茅山胜境,峰峦叠翠,气势雄伟,古称“第一福地、第八洞天”,集道教圣地、革命根据地、旅游胜地于一体;西北端的宝华山,历来是全国佛教传戒的地方,历称“律宗第一山”,自然风景峻秀,故以“林麓之秀、峰岳之奇、烟霞之胜、洞壑之深”称为四大奇秀而引人入胜。镇江独特的“江河交汇”、“城市山林”的自然风貌、城市构图,历来为世人所称颂,梁武帝萧衍赞为“天下第一江山”。

根据1987年《镇江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划定的“古城风貌区”,2001年编制《镇江古城风貌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范围西起迎江路,东至宝塔路,北至长江路,南至宝盖路,面积为0.6平方公里,这里有古运河入江故道大小京口及因河而成的传统街坊;有以城外商埠发展而成的大西路传统商业街;有许多反映传统民俗、民风、民情的历史建筑。以火星庙、清真寺、节孝洞牌坊等神庙、寺祠;有布业、钱业、油业等行业公所及商贾官潦的私宅馆舍;还有不少江南重院民居等民间形式建筑,风格协调,形成了古城风格的缩影。计有文保单位4处,历史建筑30个多处。这是以江南古城传统街市风貌见长的风貌保护区。

在2002年修编的《镇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对古城风貌区作了调整深化,在保护老城区传统风貌基础上,具体划分出三个历史街区即:西津渡街区、伯先路街区和大龙王巷街区。

铁瓮城是镇江市区迄今考古发现年代最早的城池。建安初年(196年)孙权始建。铁瓮城又名子城,晋、唐以降,镇江地区的州、府衙署均设于此,至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在城内外发现了三国以降历代城垣、城门、衙署及路、壕等多处遗址。2000年铁瓮城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后,通过合理规划,构建了铁瓮城与北固山——日精山——定波门——六朝城墙遗址绿带体系,形成城市历史空间网络,全面凸现了历史环境的完整性。

镇江辖区内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18处,其中国家级4处(15个点),省级23处,市(县)级191处,另外有市政府公布登记保护的不可移动文物240处。镇江的文物古迹具有历史跨度大,内涵丰富,门类齐全,个性鲜明的特点。

古文化遗址:从七里甸至大港沿江一带,分布着分布着众多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和“湖熟文化”遗址。莲花洞、丁沙地、断山墩城头山、戴家山、磨盘墩、龙脉团山、枕山、马迹山等文化遗址对于古代长江下游史前考古和吴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古城墙遗址:铁瓮城遗址、花山湾东晋古城墙遗址。

古墓葬:全国闻名的有大港烟墩山西周土墩墓,曾出土带有长篇铭文的青铜器——“宜侯簋”,上面记载了西周初年井田制与奴隶制的一些情况,周康王改封虞侯为宜侯的经过,并且成了“吴为周裔”的实物佐证。还有母子墩土墩墓,青龙山春秋贵族墓,古楼岗西汉荆王刘贾墓,北固山东吴太史慈墓,黄鹤山宋米芾墓,京岘山宋抗金名将宗泽墓,夹山辛亥烈士赵伯先墓等。

古石刻艺术:焦山有400多方自六朝至明清的碑林和西麓沿江一线100多方摩崖石刻,尤以六朝摩崖石刻号称“大字之祖”的鹤铭最为著名。古树名木184株,其中古树一级33株、二级151株,名木9株。

名人遗迹和故居:南山有南朝宋戴顒听鹂山房、梁昭明太子萧统读书台,唐李德裕杜鹃楼;金山有宋苏东坡写经处楞枷台、佛印山房,焦山别峰庵有清郑板桥读书处等。北固山的北固楼、多景楼,南朝梁萧衍、唐李德裕、李白、王湾、宋苏东坡、米芾、陆游、辛弃疾、元萨都剌等均在此写有不朽诗篇。南齐刘勰(约465-532)撰著《文心雕龙》50篇,论古今文体,是我国第一部体系完整的文学理论巨著。北宋沈括(1031-1095)晚年,定居镇江,在梦溪园里总结了毕生学术研究,写成《梦溪笔谈》,近现代革命历史文物有:清道光年间圌山与焦山抗英炮台遗址,孙中山先生演讲处广肇公所,五卅运动反帝斗争纪念建筑五卅演讲厅,以及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江南第一仗韦岗战斗纪念碑等。还有鸦片战争及其以后西方资本主义侵入镇江和镇江人民反抗斗争的遗迹,如圌山大矶头炮台,大沙炮台、焦山炮台,英国领事馆、洋行、教堂、教会医院、教会学校,以及租界内的工部局、税务司等,也都是帝国主义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侵华的历史见证。

2003年,市政府成立“三山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领导小组”,将三山风景区经省政府报国务院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在历史文化遗产展示方面,全市现有政府兴办的公益性博物馆、纪念馆15个,社会团体兴办和民办博物馆、纪念馆7个。在进行新区开发建设时,确定了新区儒里镇、新区大港镇为镇江市的历史文化名镇,并将新区儒里镇上报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全市有6个项目列入国家级名录,17个项目列入省级名录,71个项目列入市级名录,208个项目列入县级名录;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5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5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36人,全市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已基本形成,一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保护和传承利用。此外,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第二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的古琴艺术,其重要的派别梅庵派在我市艺术大师刘景韶和他创建的梦溪琴社的带动下,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镇江的传统手工业制品种类繁多,历史名产有清代江绸、文绫织品、五洲山云雾茶等;土特产品有色浓味正、久存不坏的镇江香醋和脆嫩可口的镇江酱菜,温醇浓郁的丹阳封缸酒等。镇江菜肴是淮扬菜系中的主要流派之一,以富有特色、兼收并蓄、长于创新、口味适中、适应性广而闻名遐迩,著名的有清蒸鲥鱼、红烧刀鱼、白汁鮰鱼、水晶肴蹄、蟹黄汤包等。此外还有针法细腻立体感强的正则绣,古朴典雅的汉白玉插屏,琢工精良富有传统特色的玉雕,精致美观的各式灯彩,优雅柔软的绒花制品等传统手工艺制品等。

(来源:江苏地情网)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中国方志网| 中国国情网

京ICP备08002157-3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办 Copyright © 2021 www.zhongguodiqing.cn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