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简体|ENGLISH
地名探源之南京

南京,别名金陵,江苏省省会。位于长江三角洲西端,江苏省西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1°14′32°36′东经118°22′119°14′北邻安徽省天长市,西接安徽省来安、滁州、全椒、和县、马鞍山、当涂等县市,南与安徽省宣州市、郎溪县毗连,东与省内的仪征、镇江、句容、溧阳等市接壤。

南京城的地貌属江南丘陵地区。西临长江,东依钟山,北连幕府山,南接聚宝山(即雨花台),平面形态南北长、东西窄。城内地势中部最高,系紫金山余脉延伸入城,其中钟山(紫金山)主峰海拔448.9米,凭江而起,抱城而立,气势雄峻。由东向西,有富贵山、覆舟山、鸡笼山等丘陵,而后西接鼓楼岗、五台山、清凉山,形成城区的南北分水岭。城外有栖霞山、牛首山、幕府山、狮子山等环峙。

南京气候属北亚热带气候,温暖宜人,雨水充足。市域内水面广布,境内长江斜贯,北岸有滁河入注,南岸有秦淮河汇流;城内秦淮河自南向北穿城而过,玄武湖、莫愁湖偎依在主城区两侧。

南京,35~6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生活于此。1993年3月,南京东郊汤山发现属中更新世晚期的猿人头骨化石,是目前已发现最早的南京的人类生活遗迹。后在市中心的鼓楼岗北阴阳营、江宁区陶吴乡咎庙等地,发现了200多处新石器时代的原始村落遗址,从出土大量的陶器和石、骨制成的生活用具证明,6000多年前原始居民就在此生活。

南京,有2400多年的建城史、1700多年跨度的建都史,是国务院1982年公布的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与西安、北京、洛阳并称为我国的四大古都。南京建城之始可追朔到周元王四年(前472年),越王勾践命范蠡于今雨花台下秦淮河口的古长干里一带筑城,史称越城。《图经》云,该城“周回二里八十步”。周显王三十六年(前333年),楚威王熊商战败越国后在临江石头山(今清凉山)筑城,置金陵邑,南京开始建置。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改金陵为秣陵县。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年),孙权采纳长史张纮等人的建议由京口(今镇江市)徙治秣陵。翌年,更秣陵为建业,在楚金陵邑故址建石头城。史载该城位于石头山、马鞍山之间,依天然峭壁夯土而筑,周长7里100步,势若虎踞江岸。三国·吴黄龙元年(229年)夏四月,孙权在武昌称帝,同年九月迁都建业。建业都城选址在石头城以东、覆舟山以南,东凭钟山,南近秦淮河(时称淮水),以长江及四周群山为外环,以淮水、青溪、运渎、玄武湖为内环屏障。该城之建制,沿袭传统,为宫城、内城、外郭三重环套格局。都城(内城)周长20里19步。

西晋武帝太康二年(281年),以秦淮河为界设秣陵、建邺二县,南为秣陵,北为建邺。晋怀帝永嘉元年(307年),琅玡王司马睿镇守建邺,修筑东吴旧城。晋愍帝建兴元年(313年),为避愍帝司马邺之讳,改建邺为建康。至公元589年,东晋及南朝的宋、齐、梁、陈4个王朝均以南京为都。这是南京古代史上一个极盛时期,史称“六朝金粉”。

这一时期,东吴起初在清凉山楚金陵邑废墟上建“石头城”作为水师驻防要塞,定都后,在石头城东,北极阁南另造建业城,太初宫,以后东晋等五个朝代基本上都在此基础上连续建设。由于东晋时中原十六国先后割据,战乱不息,北方人口陆续南迁,到南朝梁武帝时,建康人口总数超过一百万,殿宇苑囿日臻月盛,真可谓“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洲”。但六朝时,也曾有过苏峻、侯景之乱,特别是侯景之乱,使得民存十分之一二,都城内外一片荒芜。陈武帝永定元年(557年)陈朝建立后,建康城市建设得到恢复。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春正月,隋灭陈后,文帝杨坚诏令“建康城邑宫室并平荡耕垦”,只保留石头城作为蒋州治所。繁华的六朝宫城遂毁于一旦,化为荒滩野地。唐高祖武德八年(625年),中央政府将设在蒋州的扬州都督府移治江都,并将许多居民迁往江都,城市建设未有建树。唐代诗人李白记述金陵六朝古都形象,亦为:“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秋梧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五代十国时期,杨吴政权设金陵府。杨吴天祐十一年(914年),吴权臣徐温令部下陈彦廉规划建造金陵府城。是年始建,至武义二年(920年)建成。大和四年(932年),金陵府尹徐知诰拓宽金陵城。大和五年,徐知诰又营建宫城。天祚三年(937年),改金陵府为江宁府。南唐升元元年(937年),李昪(徐知诰)在南京称帝,以江宁府城为南唐都城。南唐都城系按府城规制建造,其规模小于六朝都城,且位置南移。都城为二重环套形制,呈长方形。宫城内外的建筑,画栋飞檐,繁华秀丽不减六朝。

北宋时,改南唐旧宫为府治。南宋初,高宗赵构改江宁为建康,以府治为行宫,三次驻跸。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夏四月,金兵入侵,焚掠建康府,行宫及全城建筑遭受严重破坏。劫后满目荒凉,所遗居民不足十分之一。绍兴五年至三十二年(1135~1162年),先后4次重修宋金战争中被毁的城墙,恢复原来的上宽2丈5尺,下阔3丈5尺,高2丈5尺的城墙式样。建康地区又逐渐恢复繁荣。理宗景定年间(1260~1264年),知府事马光祖濬建康城濠和青溪,创栅寨门甕城,修内外诸桥。继任知府事姚希德修缮城门,砌锦绣坊街,修缮行宫,建康的城防和市政设施得到改善,呈现出南宋后期的繁华景象。元代,城市格局未变,城市建设无重大建树。

元顺帝至正十六年(1356年)春三月,朱元璋攻取集庆(南京),改集庆路为应天府。二十年冬十二月,筑龙湾虎口城。二十四年春正月,朱氏在应天称吴王,开始国都建设的准备工作。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同年八月,以应天府为南京,开封为北京,南京城名由此而来。明朝南京城系在南唐旧城基础上改建而成,规划选址为刘基负责,规划方案几经变动。从元至正二十六年开始组织数十万民工营建,到洪武二十四年外郭城完竣,使古代南京的发展达到空前鼎盛时期。明城墙以巨石做基础,上面采用条石或特制的城砖砌成,总长34.3公里,不仅包括了六朝、南唐的都城,又在其东部填大半个燕雀湖,另建皇城和宫城,形成另一条中轴线即今明故宫遗址及御道街。为了禁卫、屯田的需要,以及利用沿河沿江地带设市经商,造船航海,(郑和七下西洋起程于此),还向西北扩建,直至今下关一带。除宫城、皇城、京城外,还兴建了西北以长江为天堑,将都城外围聚宝山、钟山、幕府山等山岗均包纳在内的周长60公里的外郭(今土城头)。明初,在兴建宫殿和修建城垣的同时,对南京市区亦进行规划改造,对城市居民结构进行调整。市区范围,大约东起大中桥,西至三山门,南自聚宝门,北抵北门桥(今珠江路北)。市区中除为百姓住宅区外,同时是手工业、商业集中之地。洪武十三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改作在京街衢及军民庐舍”。朱元璋将原有居民大批迁往云南、江北等地,又从全国调集工匠与富户来京居住。匠户按行业分编于各街坊,有10余万手工业工人聚居城南18个坊内。商人的铺行沿官街起盖,官府亦成批建造“廊房”(铺面)和“塌房”(货仓)出租给商人。在秦淮河沿线水陆码头附近商贾集结地段建造酒楼。洪武二十四年,南京城市人口达47万人。永乐十年(1412年),成祖朱棣为纪念明太祖和马皇后,在南郊兴建报恩寺琉璃塔,于宣德六年(1431年)完竣。塔高32丈9尺4寸9分,成为南京繁华兴盛的又一个亮点。

明朝初期在南京建都先后三代共53年,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迁都北京后,南京仍以“留都”镇统南方达224年。

清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改称天京,利用两江总督署扩建了天王府宫殿,并筑坚垒天堡城于紫金山西峰,山坡下筑地堡城。但天京常受清军重兵围剿,战事不断。咸丰六年,天朝内讧,北王韦昌辉屠杀2万余人,毁大报恩寺塔。同治三年(1864年)夏六月,清军曾国荃所部攻陷天京,不分男女老幼,大肆杀戮,屠杀10余万人,并火焚天王府和官署民房。明故宫和明孝陵地面建筑在战争中被毁。同治四年(1865年),李鸿章代理两江总督。其将先前在苏州创办的西洋炮局迁至南京,在聚宝门(今中华门)外扫帚巷东首西天寺的废墟上兴建厂房,开办了金陵机器制造局。1899年下关辟为商埠,1903至1911年,沪宁、津浦铁路相继通车,并从下关到城内修筑铁路支线,改善城内南北交通,城市开始向北发展。

民国元年(1912年)1月1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南京成为民国初期的首都。民国14年,南京各界组建市政筹备处,筹划南京城市建设。16年4月18日,中国国民党领导的国民政府定都南京。是年,开始引进欧美都市计划学、建筑学和各项市政工程技术、土木建筑技术规划建设首都。翌年,国民政府设立“国都设计技术专员办事处”,林逸民主持,延聘中外专家,制定《首都计划》。17年,开辟从中山码头到中山陵的横贯全市的干道中山路。此后,又开辟中央、中正、汉中等路,奠定了城市的基本骨架,使明清以来的城市道路网有较大的改观。民国18年,常宗会从上海法租界购置第一批行道树悬铃木、青桐和刺槐,植于中山东路、中山路、中山北路、长江路、江苏路及陵园大道。其中,悬铃木叶似梧桐,时称法国梧桐。17年至26年,国民政府大兴土木,沿中山路建设了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的各种机构包括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最高法院、外交部、交通部及中央银行、中央医院、中央博物馆等。新街口地段为金融、商业中心,建设了银行、百货公司、饭店、影剧院。中央政治区原计划在紫金山南麓,后改为明故宫遗址,建设了国民党中央党史陈列馆。山西路、颐和路一带为花园住宅区,建设各类西式楼房1700户,共有建筑面积69万平方米。17年11月14日国民政府第六次国务会议议决拆除神策门至太平门城墙,但台城一段决定保留。翌年,因各界人士反对予以中止。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南京人口逐渐增多,到民国25年,全市人口达100.07万人。26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占南京,有组织地进行长达六周的血腥大屠杀,遇难人数达30万人以上。城南古代的民房和夫子庙等文化建筑大多变成废墟,南京三分之一以上的建筑被日本军队纵火焚毁。浩劫之后,南京人口锐减至43.8万人。此后,城市人口逐渐回升。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城市人口开始激剧增加。37年,达135万人,为民国时期人口最多的年份。

新中国建国初期,南京市人民政府通过以工代赈,对城市道路、排水、园林等市政设施进行养护维修。按照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的要求和对城市进行工业化改造,形成一些初具雏形的工业区:城南大光路一带形成城内工业区;中央门外以东地区形成城外工业区。另外通过棚户区改造,使南京城市面貌大为改观。到1952年,职工人数由1949年的18621人增至50210人。

20世纪50年代,南京城市建设发展方向主要集中在城市北部地区。按照“填空补白、自内向外、紧凑发展”的原则,规划和新建了一批工业项目。市政建设继续整治棚户区。解放初,南京有行道树2111株。1951年春,栽植解放后第一批行道树悬铃木7021株。中共南京市委、市政府(人民委员会)领导带头植树,驻军和企事业单位参与城市绿化,一时蔚然成风。城市道路广植行道树,以种植悬玲木为主,配之以雪松、枫杨为城市的基干树种,成为南京的特色。1954年9月,南京市人民委员会、市政治协商委员会决定,对南京古城墙“除了有历史文物价值的、有助防空、防洪及点缀风景的部分应予保留外,其他部分一律拆除”。1956年,城市建设缺乏砖瓦等建筑材料,南京成立拆城机构,组织1000余人拆除城墙。后因有识之士的强烈呼吁和抵制,方予中止。到1958年底,已拆毁过半。现尚有外型完整的城墙19.84千米,拆而未全毁的1.549千米。现存明代城门有宫城之午门,皇城之西安门、东华门,京城之聚宝、石城、神策、清凉4门。

1958年大跃进时期,南京的电子、化工、汽车、冶金工业得到发展,尤其是电子、化工形成特色。

60年代,南京城市基础设施得到发展。1960年8月建成新街口至山西路的无轨电车。1966年建成液化石油气站并向城市居民供气。1968年建成南京长江大桥,沟通了城市南北两岸。

70年代,南京城市建设集中在城市东北和西南两面,城东北的栖霞山化肥厂、南京炼油厂、南京烷基苯厂,城西南的梅山铁矿先后进行开发建设。城区边缘及外围形成了大厂镇、浦口浦镇地区、西善桥—板桥、燕子矶、尧化门—栖霞、龙潭等工业区。

80年代,南京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建设突破原有的格局向长江北岸地区延伸。1980年6月,为适应大厂镇地区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管理,中央政府批准在大厂镇设区。国家重点项目扬子乙烯工程在80年代开发建成。占地16.5平方千米的南京浦口高新技术开发区也在这一时期开发建设。1982年2月8日,国务院批准公布南京为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予以管理和保护。1983年,南京金陵饭店竣工。该工程塔楼高110.75米,地上37层,建筑面积66000平方米,为当时国内高层建筑之最。同年11月8日,国务院批准《南京市总体规划》(1981~2000)。自1986年开始,市政府加强对夫子庙地区建设的统一领导,专题研究秦淮风光带和夫子庙地区的建设,组织秦淮河沿岸120个单位实施废水治理;同年7月,大成殿复建,同时按庙市合一的思路配建了东、西市场,复建了棂星门、泮池大照壁、奎星阁、聚星亭等一批历史建筑,基本恢复了明清时期的建筑布局和建筑风格,原有街道格局和空间形态也得到有效维护;同年,建成中央门立交桥,是华东地区城市道路第一座三层双环型立交。1988年,南京城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0年代初,借助“第三届全国城市运动会”于1995年10月在宁举办的契机,南京加速了城市建设节奏,城市面貌有较大改观。据江苏省建设委员会《1992年城市建设统计年报》,1992年,南京城市面积(不含辖县,下同)为947.3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区面积为147.4平方千米;城市人口254.7万人,为全省城市人口最多的城市。1995年《南京市总体规划》的调整得到了国务院批准,城市性质确定为“著名古都、江苏省会、长江下游重要的中心城市”。规划以主城为核心,由主城、外围城镇和城市新区共同组成的中心城市圈作为大都市的基本框架,将主城范围扩展到长江以南,绕城公路以内。主城布局以河流、铁路、城墙等为自然边界,分为5个片区,即以第三产业用地为主的中片,以河西生活居住区为主体的西片,以中央门外工业区为主体的北片,以钟山风景区为主体的东片,以纪念风景区、对外交通设施为主体的南片。1997年3月,南京市开始实施道路绿化、广场绿化、公园绿化、市内河道绿化四大园林绿化工程,当年全市共栽植乔灌木117万株,铺植草坪108万平方米,广场绿化面积达30多万平方米。

1997年11月,南京最大的居住区——宁南新区建设启动。1998年5月,玄武湖引长江水工程开工,每天引5万立方米长江水入玄武湖,并进而冲洗内秦淮河和金川河河道。1998年5月南京明城墙风光带规划编制完成。规划对全长33.676公里、遗存21.35公里的明城墙全方位保护为基础,全面绿化和城墙特色旅游为重要内容的保护方案。至1999年,共新建改建道路461条,形成了总长1053.89千米的“经五纬八”城市路网。新街口地区商业、商贸区的雏形基本形成,夫子庙、湖南路、中央路地区则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商业副中心。

二十一世纪初,南京启动“沿江开发”战略。在2000年江宁撤县改区,2002年江浦、六合撤县并区。2000年4月,历时一年耗资近亿的内秦淮河三期治污工程竣工;5月,南京河西地区全长43公里的江和堤防全部建成标准堤;9月,规划部门划定钟山风景区、石城风景区、秦淮风光带等13片环境风貌保护区和朝天宫地区、明故宫地区门东传统居民区12片重要文物保护区,城南传统民居,划出门东、门西、大百花巷、金沙井、南捕厅5片重点保护区,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历史文化名胜保护体系,同月,南京明东陵考古遗址公园对外开放;11月,耗资3000万元修复的始建于唐代的龙泉千年古寺对外开放(雨花台区铁心桥街道)。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统计数据,南京城镇化水平已超过71%。20世纪90年代南京市人口增长速度是全国及江苏省平均水平的近两倍,总流动人口规模在120万以上。2001年3月长江二桥建成通车。同年,南京市委提出“一疏散、三集中”、“一城三区”城市发展战略,即:启动河西新城区、仙林新市区、东山新市区、和江北新市区建设,同时大力推动老城人口向外疏散,建设向新区集中、工业向开发区集中、高校向大学城集中。城区面积由原来的211.8平方公里拓展到577平方公里。调整完成了《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2480年来南京城市建设的重心第一次真正跳出了明城墙的范围。城市空间从过去单中心简单外溢蔓延逐步转变为多中心组团式有序发展,城市建设重心向新区转移,新区对老城的疏解作用开始显现。依照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便筹谋以安民,壮京师以镇遐迩,故造斯楼”诗及《阅江楼记》等史料,在位于老城北长江边的狮子山上,建成了阅江楼,改写了600多年来“有记无楼”的历史。2002年,恢复了位于南京古城南部的南捕厅历史街区南,现存大量传统民居,其庭院、明清家具、陈设、寝室、闺房、绣房、书斋等共同呈现了南京传统民居的风貌;街区的核心、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甘熙故居经整修完善,将其作为南京民俗博物馆。2003年始用了三年时间,省市联动,投资约30亿元,完成了外秦淮河水环境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同时推进了内秦淮河的整治,河水水质和环境景观都得到极大改善。2004年始投资40亿元开展了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完成梅花谷公园、琵琶湖公园等一期工程的建设,恢复生态绿地1586亩,梅花山扩容成为全国最大的梅山;明孝陵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为钟山风景名胜区增添了新的魅力。2004年,南京“明城墙风光带规划与实施”项目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05年7月国内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造船厂遗址——龙江宝船厂遗址公园建成开放。2005年9月第十届全运会主场馆——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落成;10月,南京长江三桥建成通车。

2006年进入“十一五”规划时期,南京制定了“以江为轴、跨江发展”的南北统筹发展战略,提出要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突出建设“长三角先进制造业中心、全省现代服务业中心、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全国重要科教中心、东部城市绿色中心”;全面实施“一城三区”“跨江发展”、“一疏散三集中”、建设“五个中心”的城市发展思路。城市建设突破秦淮河、紫金山、长江三大天然屏障,城区面积急剧扩张。2006年启动沿江环境综合整治,包括沿江两岸拆除破旧建筑、搬迁砂场码头和房屋出新,建设南北两条滨江大道及景观风光带、生态湿地等。编制了南京市2006-2008年民国建筑保护和利用三年行动计划,较典型的民国建筑群体有中山陵、中央研究院、中央大学、金陵大学、金陵女子大学、梅园新村等,再现历史丰彩。总体格局上的保护重点是近代城市格局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山大道(现中山北路——中山路——中山东路)及两侧现存的40处近代优秀建筑(主要是民国政府“五院八部”办公楼)与道路绿化风貌。2006年完成大华大戏院旧址、中国国货银行旧址,交通银行南京分行旧址、南京市邮局、拉贝故居历史建以及颐和路一期、梅园新村一期历史地段的保护与复兴。特别是始建于清同治四年(1865),见证了清朝洋务运动和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史的金陵机器制造局,进行了很好的规划保护和利用。2007年实施了中山北路首都饭店旧址、国民政府外交部旧址、最高法院旧址的整治,梅园新村二期的保护与复兴。同年,在对明城墙地面遗存部分进行修缮的基础上,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至2007年,南京城市建筑高度突破建于八十年代初,全市百米以上高层建筑增至2000多幢,其中紫峰大厦主楼高达450米,位居世界第七,成为南京新地标。城市交通,建成了一个以“环网相连、节点通畅、结构合理、高效便捷”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交通体系。城际交通方面,建成南京港龙潭港区一期工程和新生圩汽车滚装码头,完成绕城公路、沪宁高速扩建改造。城内交通方面,相继建成塞虹桥立交、双桥门立交,组成了全国规模最大的城市道路立交系统;玄武湖隧道、九华山隧道、西华门隧道、通济门隧道先后完工,形成了全国独有的主城区特大隧道群;建成号称华东第一火车站的南京新火车站,轨道交通方面,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完成并投入运营,地铁二号线全面施工,成为继京津沪港穗深之后的中国第七个拥有地铁的城市。

2008年,投资约233亿元,推进了十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带动性的重点工程,主要包括:长江四桥、江南江北滨江大道、绕越高速公路东南段、地铁二号线、京沪高速铁路南京南站、大胜关长江大桥、宁合城际铁路等项目建设工程,污染企业关停搬迁、城市和乡镇污水处理厂等城乡水环境整治工程,老城绿地、16大郊野公园续建等“绿色南京”建设工程,一批历史街区和文化景点挖掘再造、一批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和修缮及明城墙风光带保护整治修缮等历史文化保护与建设工程(包括清代两江总督左宗棠为纪念陶澍、林则徐而建的陶林二公祠,现为南京博物院的中央博物院旧址,现为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陈列室旧址),建设经济适用房、中低价商品房为主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六合新机场前期拆迁和场道、营房、供电、供油等大校场机场迁建工程。

南京自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建设大致经历了“1980年代改造老城,解决住房问题——1990年代增强建设力度,扩展城市空间——21世纪以来拉开框架,跳出老城发展”的三个阶段,在历版名城保护规划的指导下,南京作为留存至今的特大型古都,基本保持了历史文化名城的古都格局及其选址建设所依托的山水环境,名城整体格局和风貌尚清晰可循,历史文化保护区绝大部分得到保护;老城传统风貌基本留存。至2008年,老城区、新城区、新市区组成的超特大城市空间框架已经初步形成。六朝古韵、明朝遗址、民国建筑,古城金陵的历史文化特色在老城改造中不断凸现,崭新的“一城三区”在老城四周崛起。南京不仅比较完整地保护和彰显了历史文化古都名城的风貌,同时建设和展示了山水城林、绿色生态、宜居乐业的现代化风采与古文明风貌交相辉映的特大城市的魅力。

(来源:江苏地情网)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中国方志网| 中国国情网

京ICP备08002157-3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办 Copyright © 2021 www.zhongguodiqing.cn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271号